本文首发于《保险业风险观察》,原文标题为《回归保障本源,服务国家战略——关于保险行业ESG管理框架的思考与探索》。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的国家战略。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措施, 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环境、社会及治理(即ESG)的高度重视,也为各行业的ESG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2022年5月,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央企带头完善ESG工作机制,提升ESG绩效评级。同年6月,原银保监会印发《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银行业和保险业将ESG纳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此外,2022—2023年间,上交所、深交所和香港交易所均提出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要求。特别是港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在2024年1月1日前披露更详细的气候相关信息。这将促使上市公司更加重视ESG管理与信息披露。而拥有ESG专项评级的多家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也纷纷表示未来几年会不断加强ESG评级工作,并持续关注ESG因素对于保险公司承保和投资策略的影响。
联合国净零保险联盟 (NZIA)自2021年成立以来,其“2050年实现保险和再保险承保组合净零排放”的愿景已经吸引了30多家全球领先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的加入 (尽管最近联盟的多个主要成员,包括创始成员由于种种原因陆续退出了该组织,但每家公司均承诺将仍然坚持自己的气候目标和行动)。在政府、监管、资本市场和评级机构的多方影响下,保险公司从战略层面对ESG理念的认识高度重视,但落地推进缓慢,道路坎坷。2023年4月,一份面向亚太43家保险公司的调研显示,过半数的保险公司已启动或考虑 “净零战略”,七成已推进或筹划进行ESG整合,而数据可得性和数据质量是阻碍ESG进程最大障碍。
保险业与ESG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金融系统内部,保险和再保险行业对各个产业的触及最广,同时也对企业自身业务和风险理解最为深刻。保险的保障价值是建立在对个别风险认知上的解决方案的判断和定价,其在负债端、资产端和运营端对ESG起到了不同的推动作用和长远影响。从保险公司的负债端来看,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气候变化造成的意外和健康风险性质改变,温室效应带来的生产和生活转型中新型的环境污染和心理健康风险等与ESG息息相关,这些非寿险的保障就是对ESG中天气变化的最有效风险转移工具之一。同时,寿险和健康险对整个社会和谐安定的作用虽不易量化,但我们不难感受和理解。
保险公司的另一大影响力是通过大量保险资金的积累和投资来体现的。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将ESG因素纳入其投资决策中。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中,绿色直接投资占比日益提升。根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可持续保险原则(PSI)发布的《2021全球可持续保险评估报告》,超过80%的受访保险公司在其投资组合管理中考虑ESG因素。被投企业的ESG战略和目标决定了其获得资金的数量和质量。加之国家养老基金在投资方面针对ESG的推动,更广义的保险长期资金的影响力会规模化推进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此外,保险公司通过管理自身的ESG风险和机会,在其自身运营中推广ESG实践,为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作出贡献。
本文系统性总结了ESG对保险业的战略意义,对于大型保险集团企业及中小型特色保险企业,无论是集团层面的框架管理建设或具体保险企业某项行业的业务指导,都可参考该框架,深入探索,加速ESG的战略落地与实践。
一、ESG的战略意义
对中国保险业而言,将ESG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战略机遇至关重要。具体而言,以保障需求变化的视角审视增长机遇,具有战略意义。保险公司作为风险管理专家,如果不重视气候风险,不具备预测气候在未来几十年产生变化的前瞻性,恐将难负盛名。
(一) 抓住增长机遇
中国保险行业亟须突破产品同质化困局、完成从跑马圈地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而ESG正可以成为保险公司的第二业务增长曲线。对于财产险,可持续发展理念带来的转型风险与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风险(即“环境E”的一部分)需要新的风险转移解决方案;对于人身险,财富的持续增长和人民对健康、长寿、富足的向往(即“社会S”的一部分)为健康险和寿险需求提供了长期发展的底层动力。保险的价值可以通过各种健康、养老、投资的相关服务来体现和转化。
(二)提高企业韧性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大背景下,企业亟待利用各种工具和观念来预测风险和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方面,在国家政策、监管部门和各方的要求下,囊括在ESG下面的风险因素在扩大,保险公司要联动客户一同分析和判断新的风险点,平衡发展和可持续性的关系。另一方面,ESG负面事件可能将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声誉和品牌,并传导至财务领域和股价表现。保险公司需洞察ESG的发展前沿,不能被动等待规则的制定,而应制定自身战略,指导和帮助客户规划未来发展路线。
(三)勇担社会责任
保险业在践行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众多行业都面临严峻的ESG转型考验,保险可以通过多维度考量的优势,把握长期减排目标,赋能实体经济。保险公司应该综合考量,从碳采集的投资和对社会及生态改变的支持,来判断企业是否在转型期间对改善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作出有价值的贡献。同时,随着公众对ESG的认知提升,保险公司需要以ESG为抓手,增强客户认同、提升员工凝聚力,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
二、奥纬保险行业的ESG管理框架
我们结合各大保险公司ESG发展现状、国际头部ESG倡议和评估机构最佳实践指引,建立了一套ESG管理框架,以帮助险企加快ESG战略的转型和落地。奥纬咨询结合中国本土业务环境和发展经验,以及对未来保险和相关监管要求的预判,提出针对保险和再保险企业的方法论,希望与业界同仁共同讨论,不断完善。
如下图所示,奥纬保险行业ESG管理框架包括15个大项和47个小项,每个项目都有进一步的说明和与国际标准的对标作为支撑。我们希望就这个框架和行业展开讨论和工作,帮助行业统一思想,同时也充分体现差异化。
现以 “环境 E”项下的”绿色承保”为例,展开重点推进的三个方向:
- 核保和产品开发中的环境风险考量 : 从产品和解决方案对底层产业和周围生物、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出发,确定公司绿色保险的定义、计算方法和目标规模。在产品开发中,明确绿色保险的保障范围、为被保人转移风险带来的价值、对保险公司自身风险的影响以及自身保障的安排。在承保核保环节,明确环境、自然资源和气候等因素对定价、选择客户和提供保障范围的影响。
- 物理风险保障 : 基于历史实际赔付额、模型可能最大损失等,计算自然灾害和人为环境事故等对于保险公司保险责任和非保险责任的影响,相应调整风险偏好和目标风险敞口。
- 转型风险解决方案和支持 : 向被保人提供转型风险(如绿色基建、低碳设备、脱碳技术等)相关的保险解决方案,包括咨询服务、风险管理方案等支持低碳转型的措施和办法,并明确相关转型风险产品对于公司的保险责任影响,做好风险限额的监测和自身保障的安排
在实际落地过程中,这些发展方向将会循序渐进式地展开,且不同公司在初期会有不同规则的展现。比如有些保险公司会因为一些排除的行为而停止对某些企业提供保险保障,也有些保险公司因为有可信的甲烷排放减少计划而可以继续提供对于油气开采项目的保险保障。尽管油气、钢铁、农业和建筑行业等是高风险行业,但我们认为对应行业可以通过与保险公司就ESG转型和发展的战略计划的沟通提前做好准备,获得支持。由于行业的复杂性和特质性,目前所有行业尚未达成对ESG转型计划的广泛共识。不过这更需要保险行业先行一步加入讨论,在这个整体管理框架下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要求和管理方法。
三、ESG的行动原则
在明确的保险公司ESG管理框架之上,结合过往协助中外金融机构推进ESG转型的经验,我们总结了以下五大原则。
原则一:抓重点 —— 高度聚焦,深度比广度更出彩
ESG范围广、话题新,企业难以快速做到面面俱到,更需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根据现有客群和资源禀赋,选取更能够形成协同联动、突出自身优势的领域,进行长期深耕。选定赛道后,则需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可量化、可指导行动和业务的目标。在逐一落地的同时,以阶段性成果促进企业持续转型。
原则二:有计划 —— 逐步完善,从量变到质变更实际
“完美是优秀的对立面”,我们建议险企由简单到复杂,由定性到定量,有计划地推进ESG战略落地,并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早开始,逐步完善,避免在等待万事俱备的过程中,错失ESG发展机会。同时,在逐渐深化ESG战略的过程中,建立稳定的ESG团队,培养ESG专业人才并形成ESG知识沉淀,以形成持续推进ESG转型的团体意识和中坚力量,厚积薄发。
原则三:全整合 —— 全面融入,做加法比再创造更有效
为ESG创造一套全新且独立的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是不切实际的,应当基于行业最佳实践,在当前业务价值链和管理框架上做加法,融入并整合ESG的各个因素。以风险管理为例,市场上领先的金融机构,如英杰华集团Aviva、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已经或正在将气候风险融入集团风险管理体系。
在整合的过程中,第一步是“识别”。从顶层治理架构开始,明确ESG各个因素对于当前业务价值链的影响,自上而下推动从听说概念,到明确业务关联,再到理解本质影响的变化。“计量”是取得突破的关键,只有将ESG各个因素对于业务的影响进行财务量化,并以此形成业务和管理的抓手,才能自下而上地完成ESG的整合。我们完全理解当前在ESG领域数据收集的挑战和模型基础假设的不确定性,但我们也看到在过去5-10年内,尤其是气候风险领域,随着产、学、研三界各方参与者的努力,计量和评估方法论在不断地迭代和完善。保险公司可尝试先从环境(E)进行入手,推动财务量化的工作。
原则四:求收益 —— 关注增量,化挑战为机遇更重要
ESG不仅是社会责任,也为保险公司走出产品同质化困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提供了商机。对于财产保险公司,以针对性的绿色保险产品,帮助被保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风险和双碳转型下的转型风险,仍然是一个蓝海市场。对于人身险公司,支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注客户对于健康、长寿、富足的底层需求,与“保险姓保”的指导方针不谋而合。在负债端结合保险保障本质,寻求ESG业务机会的同时,保险资管也可以发挥长线资金的特色,践行责任投资。
原则五:看长远 —— 目光长远,以ESG能力构建品牌影响力更成功
经济和环境的变化使中国市场面临多方位的转型压力。此外,短期发展不确定性增加,保险公司更需要紧跟政策导向和宏观方向,做长期判断,押注市场必经的ESG趋势。以终为始积累资源和能力,拿时间换空间,将先发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获得长足发展和长远回报。更进一步,随着ESG领域口碑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企业不仅可以获得客户、股东、员工、政府、同业的认同和认可,更能引领行业发展,并基于品牌价值进一步扩大商业价值。
四、结语
ESG话题热度持续走高,本质是政府及公众对于环境、社会、治理风险的担忧,而这与保险业本质,即风险转移和风险共担,不谋而合。未来可期,我们预测发展将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新法规和政策。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政府和监管机构或将出台更多支持ESG发展和落地的政策,也会出现更多以具体行业为特色的净零目标和路径。
新技术和数据的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涌现,更多风险可以量化和比较,更多减排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当然,技术提升带来的透明度的增加会提高公众和投资者识别优秀企业的能力。
行业合作与知识分享的新途径。保险公司可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和行业协会,共同推动绿色保险、可持续投资、供应链风险管理、项目风险评估等的发展和创新。
总体而言,从传统的风险管理向更加关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转变,足以体现中国保险企业对ESG认知的深化。奥纬保险行业ESG管理框架和行动指南的引入,可以有效帮助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推动ESG战略转型和落地,将ESG带来的挑战转化为自身发展机遇,注入新动能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还包括奥纬咨询高级项目经理何灵伊。
点击这里查看原文。